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特殊细胞,又称为血小板或红血球,在人类血液中占比较大。它们在血液中具有凝血、促凝血、释放细胞分泌物等功能。血小板的形状与红细胞不同,它是圆形的,大小为3-4微米,尺寸与红细胞密度相似,具有凝块、表面褶皱等特征。
血小板在血液中的主要功能是促凝血和止血,其中促凝血的重要同仁是血小板因子或称血小板激酶,血小板的受体可与其结合,激活凝血酶原,使其转变为凝血酶。血小板中也含有血小板活化因子、血管活性素和其它抗凝物质,其作用是释放抗凝物质及其他物质,发挥特有的凝血活性,止血等作用。
血小板以膜蛋白和蛋白糖链为主的特殊表面抗原,又被称为血型抗原,将血液中质量相对稳定的血管壁细胞连接起来,阻止血液外涌、杜绝血液外渗及血栓形成;血小板活性是血液凝血功能的标志物,可克服血栓形成的弊端,发挥大量的作用;血小板功能调节素(TEFP)可调节细胞间通讯,在内源性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在正常情况下,血小板的数量在正常的范围内,但血液疾病可使血小板的凝血功能受损,导致血小板减少、降低、变性、变形和伴有分离性改变,由此可以表现出血小板的异常,从而导致凝血功能的异常,血小板异常及其他因素对血液凝固速度也产生不良影响,从而引发血凝过快/血凝缓慢,此时应该进行血液化验,检查血小板数量和功能,以及进行适当的凝血治疗。
总之,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特殊细胞,保持血液正常凝血功能的关键,血小板异常会导致血液凝固异常,应及早发现,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,预防血凝不良后果的发生。
手机:13028993697 邮箱:beiyin009@163.com
上海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东路688号6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