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小板是构成血液(blood)的细胞,又被称为“血衣”。它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,体内生成的血小板的总数平均每升大约16亿,分布于血管中,是皮下及深部组织中缺血病变后的纤维蛋白凝血修复、血管内或外出血止血的一种自行作用,因而在保证血液正常循环的正常状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
血小板的主要功能可全面分为:止血功能、新生血管生成、胞外凝血因子的补充和抗凝作用、抗炎症和瘢痕形成及保护肠道的护盾作用等。
首先,血小板的止血功能,血小板在血管受损出血等病变时凝集及总结,形成拥挤在损伤部位,迅速形成一层摩擦面,抗体与血小板受体发生共振,发生系统的膜下蛋白凝血反应,使血液完全`凝血,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。
其次,血小板一旦受损,就会迅速释放其中的一种胞外凝血因子磷脂酰肌醇,受损的皮肤内吸收这种物质聚集形成血栓,粘附细胞溶解,发挥抗凝作用。
此外,血小板还具有参与抗炎症的作用,血小板受损会向外释放改变细胞通透性的物质。另外,血小板也参与瘢痕的形成及保护肠道的护盾作用:血小板会凝集在血管损伤部位,抑制其向外释放的物质,阻止细菌进入血液,保护人体免受病菌的感染。
总之,血小板是血液细胞,在血液凝血、抗炎症,瘘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为此,人体血小板数量的正常状态是十分重要的,建议大家及时做好营养补充,减少由于营养不良或极寒极热等因素造成的血小板计数不足症状。
手机:13028993697 邮箱:beiyin009@163.com
上海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东路688号6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