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小板(也称为血栓)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,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血液凝固来抑制出血、促进血栓形成,防止外来病毒和细菌进入血液中,维持正常血液凝固时间。一般情况,血小板的期望参数范围应为10^9-10^11/L之间,如果出现血小板异常,可以采用血液透析等治疗方式恢复正常水平。
血小板的作用十分重要,它可以降低全身的出血风险,降低因外伤等原因导致的血液灌注不佳而出现的几率,而且血小板的凝固功能也可以帮助免疫系统抵抗病毒和细菌。当细胞在受损的情况下,血小板就可以通过甩尾、曲节、分泌活性物质等方式来促进血液凝固,从而起到修复血管壁的作用,阻止血液外渗,减少出血的外伤组织的缺血。另外,血小板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、促进炎症反应及其他分子模式,这些分子还可以帮助细胞修复创伤机制。
总之,血小板的作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如果血小板水平异常,将严重影响机体功能,所以应关注血小板水平当发生出血的情况时,应立即到医院检查,并遵照医嘱接受治疗。
参考资料
[1] A.J. Pell et al.,"Pathophysiology and clinical impact of platelet dysfunction," 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, 2014.
手机:13028993697 邮箱:beiyin009@163.com
上海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东路688号6幢